一朝被蛇咬/2019 Alfa 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 Verde
撰文:鴻章
攝影:@aleksander.79
在高鐵上隨手搜尋QV的新聞,第一條就是即將停產的噩耗,看看去年的總銷量,好像也不意外。目標對手M3與C63的銷量雖然也不多,但起到了中國美女主播業配效果,3字頭與C咖銷量不俗,相較之下Giulia QV就沒有這種效果,那神主牌被請下神壇好像也是在所難免。在刻板印象與事前功課交互作用下,我並不對這次的試駕多有期待,甚至對本次所費不貲的高鐵票暗暗肉痛。
不過,人畢竟是視覺動物,尤其是男人。當Giulia QV跳入視線的瞬間,突然對高鐵票什麼的就釋懷了。車身豔麗的紅色讓周圍的車都黯然失色,真正是「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宮粉黛無顏色。」那種紅,彷彿你為羅馬假期中的黑白赫本畫上一抹紅唇,世界頓時鮮活了起來,卻也讓周遭群車顯得如此俗不可耐。難道蛇毒是一種視覺性成癮的毒素?
好啦,不要太不滿,至少它的內裝縫線是綠、白,搭配紅色車身,非常切合台灣的現況。對比過去156與75的經驗,按鍵沒有喀拉喀拉,椅子沒有嘎啦嘎啦,組裝品質確實大有長進,除了後備箱蓋左右有些公差、後牌照沒鎖好有點歪,沒什麼明顯缺點,而且坐在位子上雙腳竟然不會彆扭。而且相對於新車氾濫的M標、AMG LOGO,不會滿車都是的四葉草標誌真的看了挺順眼的。
要啟動這車,須從方向盤上大大的紅色引擎啟動鈕下手,彷彿解開帶紅色小花的前扣式內衣,充滿挑逗與誘惑。但我按下開關時,其實忐忑不安,畢竟長期聽到各種恐怖傳說,什麼火星塞跳出來,水管炸裂之類的,加上某次乘坐朋友的156,光關門就把人家門板上的喇叭蓋卸了下來,這怎能不教我繃緊神經,小心翼翼,生怕一不小心就賀成交了。
發動瞬間,渾厚的引擎聲響起,怠速幾無震動,安靜平穩地讓人訝異。起步後,一般模式下收油的細微頓挫,就讓我安心下來。這種熟悉感,與同樣使用ZF自排系統的G80 M3相似,但底盤體驗卻讓我有些異樣感。Giulia的行車模式分為Race/D/N/A,大致類似BMW的Sport+/Sport/Comfort/Eco,然而本車在N模式下,卻比米漿的Comfort更加柔韌,過坑洞時的跳動明朗但尚稱舒服,這時我心裡有些迷惘了,怎麼挑不出毛病?這不是我認識的愛快,肯定有什麼缺點我還沒發現,會不會是引擎?
網路上車評幾乎都會提及這顆引擎,是法拉利的V8引擎砍兩缸改造而來,對於這點本來我頗為懷疑其成效,畢竟就算把我臉整容成基努李維,駭客任務也不會找我演。然而從高鐵停車場駛出,轉上國十的瞬間,那份疑慮就隨著尾氣煙消雲散了。在宏亮的排氣聲中,一次次的變換車道,十步超一車,千里不留行,此刻一切都有點不現實,QV像是在進行浪漫跑車之旅,帶著打電動的興奮感,不斷在速限邊緣跳進來,跳出去。
從國十來到市區,再到鄉間蜿蜒小路,QV彷彿維密模特兒站上伸展台,盡顯妖嬈姿態,過彎的體感與同級距的米漿、面乳有著顯著的差異,例如變速箱換檔邏輯。G80 M3換檔的體驗更貼近於PDK那種精準外科手術,而QV在D與Race的模式下,更貼近以前那種手排性能車的體感,恰到好處的頓挫,激情滿滿。固然在車身尺寸與重量的限制下,在羊腸小徑中仍感覺略有束縛,但大多數的彎道中,真的會忍不住想試探極限,油門越踩越深,我彷彿回到大學剛考到機車駕照時,因為無知帶來的勇氣,在速度中體驗著亢奮與狂喜。
試駕完後,攝影師反問我,如果這台車這麼好,怎麼賣得那麼爛?好問題。根據與車主的交流,我得知這台車的入門版妥善率不能說多好,大問題沒有小地方總是有驚喜。這也無怪乎眾人在性能車之中,往往還是選擇相對穩定的歐系轎跑車。畢竟,我認為在挑選無論是車、房還是另一半,比起觀察優點,還不如審視缺點,畢竟優點會習慣,缺點的嚙咬卻會與你常相廝守。
我朋友的老爸,之前是愛快75的車主,當他兒子想買一台BMW 320i的時候,老爸苦口婆心地勸他,BMW的妥善率是如何差,如何可怕。我當時在場,忍不住請教他:「伯伯,你之前開75應該妥善率也不是別好吧?」之前就聽他說過,75曾經顧路三、四次,寒流來的時候發不動,交車時副駕門就要用摔的不然關不起來,還曾經開到火星塞噴出來。結果他只是淡淡說了句:「車子,哪有不會壞的,除了一些小缺點,愛快真的是很好開的車。」
說綠白紅真的頗雞掰又中肯呢!
回覆刪除感謝稱讚 :D
刪除